讲述乡土艺术的乡村艺术公开课

李雯

“艺游乡里”是浙江美术馆“艺术共同体”教育计划在2014年新增加的品牌公教项目,项目以具体的讲座、工作坊以及公众互动计划进一步探讨“社会空间”与“公共文化”的概念,并希望美术馆在介入乡村公共艺术文化服务方面可以做出有益的探索。2014年当我们第一次提出“艺游乡里”这个公教主题的时候,尽管我们用“乡”字为整体项目设计了出挑的logo,但我们对乡村并不熟悉。我们在2014年的系列活动中尝试将传统糕点引入美术馆,邀请乡村文艺建设璧山计划的践行者左靖来到美术馆分享他们的故事,并为石佛乡的乡村小学公开征集艺术教室改造计划,并在年内完成了它的改造。

我们在石佛乡的乡村小学以馆藏吴冠中先生的抽象水墨画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趣的作品,能拥有这样的一间教室,大家都特别开心。到石佛之前,我们是有这个预设的,孩子们肯定都没听说过吴冠中爷爷,所以准备了一系列的水墨课件和许多材料用具、画册带过去。但真的到了石佛,我们发现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拿起毛笔,而学校里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虽然由我们的志愿者担任主讲老师的示范课效果出奇的好,但我们离开后,这些课程又由谁来交给孩子们呢?这些课程其实是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的。

所以当艺游乡里开启第二个年度的乡村计划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打破这种直接将美术馆馆藏作品“搬”到乡村的思维?是否选择本来就属于乡土的艺术形式作为项目的核心切入点,更容易在乡村持续发展下去呢?

我们希望可以重返乡村的视野,为那里的孩子介绍他们身边的艺术。

于是,我们选择了“非遗”这一生长于乡土的主题。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非遗大省,全省各地登记在册的国遗、省遗、市遗项目就有千余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比丰富的文化菜单。如何选择公开课的项目?又如何通过当代艺术的形式开展这些课程呢?孩子们会喜欢这些特别的艺术课程吗?

我们决定,让年轻人来“做这个决定”。

从策划、纪录、实施、调研,我们决定把所有的“权力”交给年轻人。1月,我们发布公开招募计划,面向在杭高校招募项目实习策划2名。3月,再次招募10名执行策划。5月,招募调研志愿者,完成与公开课并行的一个庞大的调查计划,关于非遗的传承,也关于乡村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尽管这个项目的总执行、我的同事刘佳波已经35岁“高龄”,这个由20个人组成的年轻团队,平均年龄依然只有23岁。

但就是这群年轻人,在200个忙碌到人人挂盐水的日子里,交出了这样的一份“答卷”:行程25000公里的实地走访,50位非遗传承人的访谈和影像档案,40部纪录片,20堂乡村艺术公开课,835份调查问卷, 1个关于乡村文化礼堂艺术教育可行性的调研报告,一个公开分享这些访谈、档案、纪录片、公开课课件和调研数据的网站。

美术馆可以走进乡村的不只有展板,我们可以和乡村的孩子们分享的也不只有世界名画。

当我们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浙江美术馆正在举办2015艺游乡里的第二季活动,和ISAAS合作策划的“乡土安在”展映周。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泰国的14部影片,展示了14位导演对留守儿童、民俗农事等方面的冷静观察和纪录。这是我们的另一个“执念”,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通过艺术在美术馆“看”到乡村。

伫立在城市中心的美术馆,和当代艺术家一起介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探索,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是一个可持续也必须持续的讨论,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和艺术家可以加入进来吧!

©2009-2016 浙江美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