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广东美术馆等处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 2012/3/15  作者: 李向阳  来源:   点击率:

2011年10月18日至21日,根据新员工培训计划,在馆部的统一部署安排下,由桑火尧副馆长率考察组一行15人,赴广东参观、考察、学习,带着各自的考察目的、方向,先后考察广东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华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OTC艺术区等处。所见所闻,获益颇多,以广东美术馆及关山月美术馆为例,围绕“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和“敦煌艺术展”,简要的谈几点考察成果和心得、体会。

一、广东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是国家首批重点美术馆,在国内美术馆界享有盛誉。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广东美术馆关注现实生活,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宣传推广,推出了一批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展览。其中,关注当代艺术的“广州三年展”已是成为广东美术馆的品牌展览。

(一)关于“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第四届广州三年展”

此行考察广东美术馆,恰逢“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正在展出。在参观展览并与相关部门对口交流后,综观广东美术馆在展览策划实施、学术研究、宣传推广等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地域特色,兼具全球视野。

展览以广州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变迁为切入点,关注城市与乡村,身份与生计,破坏与重建等,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实民生问题。参展的艺术家来自全球,使展览内容、形式更多元化,又将本土地域性的问题纳入到国际化的视野中,从而探究其全球性的普世价值。

2、具有“问题意识”,展览发人深思。

作为“广州三年展”的启动展,本展巧妙地结合广东美术馆改扩建工程的进行,把美术馆自身作为一个“元问题”,以“拆”和“建”为关键词,对美术馆由传统模式向当代模式转换的文化逻辑进行诸多“元问题”的追问。无论提出的问题是否精当,有这种“问题意识”本身就值得重视,况且使专家、学者、艺术家以及参观展览的社会公众对此而引发的多层面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展览的“对话”、“反馈”功能。

3、注重学术提炼,善借外脑智慧。

展览无论是策展人还是学术论坛主持人,都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广泛借用外部力量谋划布局,共襄盛举。无论是展览策划还是学术论坛,都有大量知名学者参与其中,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并将论坛地点延伸到北京、纽约等地,使展览效应加倍放大。

4、展陈设计新颖,多种感官享受。

由于展览的作品类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平面作品如:架上绘画、摄影作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雕塑、装置、多媒体影像作品。因此,在展陈设计方面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现场模拟场景的搭设,让观众有了更多的体验空间。其中,“世界鸡繁殖计划”、“H BOX流动放映室”成为展览亮点。展厅总体效果呈现出新颖、多样、参与性较强的特点。

5、公共教育形式多,受众广,互动强。

通过主题活动“说说心中的美术馆”、“美术馆建筑知多D”、讲座“第四届三年展走进校园”、“与艺术家一起看展览:100%面对面”、“美术馆课堂:感受原作的温度”、“导览:倾听作品的故事”、“图文专栏:我们在现场——志愿者的故事”、“我心中的美术馆:工作纸”、“互动游戏:看看你属于哪种小动物”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的开展公共教育活动,使展览得到有效延伸,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并在传统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的基础上,特别注重网站、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传播,使传播手段更新颖、更直接、更有效。

6、利用地域强势媒体,重视对外宣传力度。

广东的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等众多在国内读者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报纸杂志,再加上地域上靠近香港、澳门、台湾,广东美术馆利用地域媒体优势,高度重视传媒的传播影响力,善于借力借势,使展览的影响力、知名度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二)关于展览运作模式。

广州三年展三年一次,单独成立三年展项目组,由研究策展部、展览部、事业拓展部、综合部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展览开幕前一年开始运作。这种重大展览项目单独成立项目组的运作模式,使项目组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做大展,减少事务处理流程,避免公文层层流转报批的效率低下,也有利于对外事务联络的开展。

(三)关于职工业务学习、成长计划。

广东美术馆建有馆内图书馆,藏书、报刊品种丰富,不仅有利于馆内职工业务学习,同时还对外开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内容。

广东美术馆还与中山大学合作,为馆内员工开设既有学历又有学位的研究生班。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业务水平,又有效改善馆内员工的整体学历构成。为员工的成长进步作了周到、细致、体贴的长期安排,增强了美术馆这个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关山月美术馆

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我们重点考察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策划实施的相关事宜。关山月美术馆作为深圳市的一家美术馆,规模不算很大,也成为国家首批重点美术馆,肯定也有他的独到之处。现择要分述如下:

(一)关于“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

1、抓重点展览,树品牌形象。

关山月美术馆作为一家市级美术馆,全年展览经费有限,通过抓重点展览,树品牌形象。很好的解决了利用有限的展览经费,办好重大展览、有影响力的展览的目的。关山月美术馆全年展览有70多个,但真正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的也就是“敦煌艺术展”。可以说,“敦煌艺术展”这一个亮点,照亮了关山月美术馆的形象。“敦煌艺术展”总的展览投入经费172万元,几乎占了全年展览经费的一半。大投入,也获得了大效益。

2、借社会热点,擅宣传推广。

“敦煌艺术展”展期安排在深圳“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成为“深圳大运艺术节重要展览活动”。展览在版块结构上,特意安排了一个与大运会主题密切联系的“敦煌体育活动壁画“的版块。拉近了敦煌艺术与大运会、深圳的距离,大运会也使展览的观众数量大量增加。展览两个多月,观众人数超过13万人。

在宣传推广方面,注重宣传策略,除了传统的平面媒体的宣传外,加大网络媒体的宣传推广,高效、快速地使展览影响加倍扩大。另外,通过“深圳大运艺术节“的整体宣传,借助政府、组委会的宣传力量借力借势,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3、优展陈设计,重公共服务。

“敦煌艺术展”在展陈设计方面,投入经费64万元,通过复制洞窟、壁画,模拟敦煌实景环境,最大限度的营造出敦煌石窟、壁画的真实场景。另外,通过视频连线,将敦煌的石窟现场通过网络传输,放映在深圳的展览现场屏幕上,跳出展览场地的局限,将展览延伸至敦煌石窟的实景。可谓别出心裁。

公共服务方面,邀请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等专家学者,作五场学术报告。由敦煌研究院的专业讲解员在展厅现场讲解。组织少儿临摹大赛、观众拍敦煌艺术展摄影展等活动。还从敦煌研究院引进敦煌佛像鼠标垫、瓶装敦煌五色沙、菩提叶等衍生品。另外,在展厅公共区域推出“敦煌壁画拼图游戏”、“供养人头像照像板”、“菩提许愿树”等观众互动游戏,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娱乐性。

(二)关于志愿者队伍建设。

关山月美术馆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建立了一支500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在人员的年龄构成上以年轻人为主,在学历构成上以大学生为主,在业务素养上以美术、博物馆、人文学科专业为主,整个结构比较合理,整个队伍比较稳定,并将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使志愿者队伍形成良性循环。

(三)关于员工晋级、提职制度。

基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的限制,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和行政岗位的员工在在专业技术职称的晋升和行政级别、职务的提升上,会存在“僧多粥少”的矛盾,关山月美术馆创造性的提出在不增加行政编制人数的前提下,除部分领导“双肩挑”外,在馆内部增设部门,担任部门行政领导岗位的人员不参与评专业技术职称,参评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担任行政岗位领导。使员工或聘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担任行政岗位领导,从而达到馆内基本公平、公正。

三、深圳美术馆、华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TC艺术区

在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为我馆考察人员谈了展览策划、实施、宣传、接待等方面在实际案例以及运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在华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主要考察了小型美术馆的运作模式和社会资金的筹措、运作等等。

在OTC艺术区主要考察了在艺术产业化运作模式。

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介绍。

四、心得、体会。

四天两地,考察了六个美术馆、艺术区,行程紧凑,重点突出,兼顾了国有、民营等各种美术馆的类型,获益良多。通过这次考察,对照本馆实际,下面,我再谈一点心得、体会和建议。

(一)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荣誉感。

    本次考察了六个美术馆、艺术区,一路上新员工进一步加深了各自的了解、增进了友谊、融洽了关系。通过与其他美术馆的交流、考察,各个美术馆都在某一方面,有他们的优势,值得学习之处。但在总体上来看,我馆无论是馆体、展览设备设施、展览的质量和影响力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甚至已经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增强了新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荣誉感。

(二)注重团队协作,达到优势互补。

通过考察,我也深深的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是有限的,团队协作才能干大事,办好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向各位领导、新老员工学习,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三)加强制度建设,明确部门、岗位职能分工。

团队协作必须建立在制度明确、分工合理的基础上。我馆正在进行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以制度为先导,制度管人,制度理事。有了先进、合理的制度,在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员工的分工协作下,我馆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四)进一步加大对外联络、交流的力度,“请进来,走出去”。

经常性的进行对外联络、交流工作,可以吸收、引进其他兄弟美术馆、同行的先进理念、制度、经验,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必将有利于我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建议将对外交流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今后,在展览策划、展陈设计、学术研究、藏品征集、教育推广、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如果能够进一步“请进来,走出去”,利用外来力量,借助外脑智慧,一定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加大“走出去”的力度,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建议我馆以后每年能组织一两个优质展览或活动“走出去”,把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带到国际舞台上去展示。

  • 美术馆之友
  • 微信订阅号
  • 新浪微博
  • 移动端官网
浙ICP备 110-42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