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马锋辉
自2010年初夏至2012年初冬,时近三载,在浙江美术馆积极筹措和艺术家及后人的倾力支持下,浙江美术馆“两张两赵”(张漾兮、张怀江、赵延年、赵宗藻)版画整体征集典藏项目终于圆满完成。回顾四件个案的实施过程,由于其中所蕴含着的时间契机,不仅无形中为征集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温情和暖意,并构成了一条倒叙的轨迹——2010年10月,先行推进年近米寿的赵延年先生个案;2011年,适逢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八十年,我馆全年版画活动恰以赵宗藻先生“八十凝望”大展完美收官;转眼今春4月,正值张怀江先生(1922—1989)诞辰90周年纪念;12月,迎来张漾兮先生(1912—1964)的百年回顾。沿着这条轨迹,四位大家风神各异的艺术世界次第展现,又由近及远地追溯和寻访了浙江版画形成整体性风格面貌的渊源和文脉。
“二张二赵”之中,张漾兮先生出生最早、年资最深,并在构建这一艺术集群中起到启动和组织的关键作用。如今,最后呈现他的个案,却使人们获得了一个最接近发端状态的视角——不仅得以进一步深入地解读张漾兮先生交织着苦难与昂扬、朴素与灿烂的艺术人生。同时,也启迪着后人在当下语境中品读和思考诸位先生置身于时代风云与个人命运、艺术信念与人生实践等重大命题中,如何链接、勾勒出浙江版画的神髓和神姿;在项目的实施行为即将划上句号之际,带着不断加深的理解和认识走进这一版画界具有丰碑意义的艺术集群现象的最初形成的情境之中。
通过这个视角,我们得以借境张漾兮先生的艺术视野。
作为思想敏锐、行动迅捷的实干家,张漾兮先生的视野始终锁定在时代的前沿。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张漾兮先生始终都跻身最具正义感和先锋性的艺术精英行列。他出生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次年,中国社会已进入动荡最为剧烈的历史大转折时期。飘零曲折的成长经历,促使他早早体会到生存和求学的艰辛,并从木刻和宣传漫画中认识到这样的艺术可为之呼号呐喊。抗日救亡时期,他已是极具社会声誉的木刻家和漫画家,以刀笔为利器、以进步刊物为阵地,为民族存亡奋勇而战。国共谈判破裂后,他持续性地创作和发表了大量作品以揭露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内战阴谋,呼唤人民迎接解放。在这热切忘我的追求和奉献中,青盛之年的张漾兮个人的艺术得到了生活和时代的锤炼而趋于精纯,但贫病、痛苦与白色恐怖的侵蚀和威胁也愈发直接。然而辗转、奔走,即便在避难中,他也从未中断为时代记录和镌刻下鲜活的现实印迹,那受压迫者的辛酸(《人市》、《抢米》)、反抗者的奋争(《抗日妇女自卫队》)、鲜廉寡耻的丑态(《八老爷行状》)、迎接光明的欢欣(《我们的队伍来了》),无一不呈现出来自真实生活的厚重质感。建国后,张漾兮先生依然是时代艺坛中的先行者。1953年,受命率先在浙江创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以燃烛般的热忱和投入,在物质条件贫乏薄弱的基础上,在数年间即完成了关键性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人才梯队的组建。而今回望当年的阵容,多令我辈闻之起敬。
张漾兮先生又是一位长于兼收并蓄、去芜存菁的智者。因此,他的艺术视野宽广深远、内中景致层次丰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既是木刻青年,但同时更是一位出色的讽刺漫画家、报人和艺术活动家。频繁持久地产出漫画和木刻作品,作品经常以每天一幅或数幅的频率与读者见面,直接、鲜活、敏锐的反映着生活,并由此磨砺和锤炼出辛辣痛快、简洁明了的艺术风格。在版画道路的前行中,他谨遵鲁迅先生教言指导自我实践,从前苏联版画、珂勒惠支版画中获得最初的养分;而后,悉心研究采纳解放区版画的优点,并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为行动指针,潜心体悟生活,作品由此注入了真切动人的现实情感。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版画系创立之后,张漾兮先生的视野并未满足和局限在的木石铜三版的学科建设和推进方面。对于东欧同行对中国版画艺术缺乏自身面貌的评价,他正面积极地进行反思,提倡和推进中国版画民族化的改造。而他本人正是这一信念的坚定实践者。1956年,当明净朴素、洋溢着中国气派的《送饭到田间》问世,成为他个人艺术历程的又一高峰,同时也造就了浙江和中国版画历史中的经典。这件作品将新中国建设的时代感召融进了田园人家的凡人生活,从容而优美地展露出作者对生活独到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正是有着如此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力完美结合的典范性作品的作为标杆,浙江版画在对本体语言的锤炼才有可能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在现实主义创作的方针和前提下,没有概念化、简单化地以削弱或牺牲艺术语言的个性为代价。除版画之外,张漾兮先生身后还留有众多水彩、水墨、速写等作品以及近千幅漫画文献资料,我们在感佩于他的勤奋之外,更为他灵动、简洁且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所感动。从那自信、爽利的笔调中,可辨出黑白木刻的犀利、传统线刻的遒劲,水彩的明朗清丽,民间神像的朴拙天真……可辨出浙江版画的文脉基因。
张漾兮先生于1964年英年早逝,其人生历程正处于新旧中国的转折和交际时期,他的艺术则可谓发端于从苦难,止笔于欢愉。如假以天年,张漾兮先生必将奉献出更多富有人性力量和真挚感染力的杰作。
2012年,适逢张漾兮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其后人将珍藏多年张漾兮先生遗作和悉心整理的相关文献,整体捐赠与浙江美术馆以此寄托思念、告慰先父。此批捐赠作品共计587件,其中版画106件、水彩及水墨等作品125件、素描及速写270件、漫画及草图、原稿25件、其它文献61件。这批藏品极大的丰实和提升了浙江美术馆的版画典藏的数量及品质,为我馆开展浙江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美术馆将妥善保藏和展示、研究及利用好这批宝贵的藏品,以传承和弘扬开拓中国版画事业的先辈的艺术精神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