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大事年表
前III年 西汉设敦煌郡,与酒泉、张掖、武威合称“河西四郡”。
366年 高僧乐僔在莫高窟造一禅窟修行,莫高窟营建活动开始。
400年 高僧法显西行求法,至敦煌停留月余。
420年 李嵩以敦煌为首都,建立西凉政权。
421年 北凉攻占敦煌,西凉灭亡,敦煌进入北凉时代。
439年 北魏灭北凉,敦煌进入北魏时代。
529年 任瓜州刺史的元荣受封为东阳王。元荣曾在莫高窟建一大窟。
535年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敦煌归入西魏。
538~539年 莫高窟第285窟建成,本窟北壁和东壁保存大统四年、五年(538、539年)的题记,是莫高窟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洞窟。
557年 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敦煌进入北周时代。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敦煌入隋代,改称瓜州。
584年 莫高窟第302窟有“开皇四年(584年)六月廿一日” 题记。
585年 莫高窟第305窟有“开皇五年(585年)正月”题记。
618年 唐朝建立,敦煌进入唐代。唐朝改瓜州为西沙州,后改为沙州。
629年 玄奘西行至瓜州,停月余,经敦煌的玉门关而西行。
642年 莫高窟第220窟建成。此窟东壁和北壁有“贞观十有六年(642年)敬造”等题记。
644年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经沙州,太宗令敦煌官司于流沙迎接。
695年 莫高窟第96窟(北大像,高35米)建成。
721年 莫高窟第1 30窟(南大像,高26米)建成。
776年 莫高窟第148窟建成,本窟有《大唐陇西李府郡修功德碑》,记载了莫高窟兴建的历史。
781年 吐蕃围困沙州,沙州军民抗战11年终于粮械皆竭,以“毋徙他境”为条件而降。此后敦煌进入吐蕃统治时期。
824年 吐蕃遣使至唐,求《五台山图》。
839年 莫高窟第23 1窟建成。
848年 沙州人张议潮率众起义,推翻吐蕃统治,收复沙州、瓜州。
851年 张议潮收复河西等地,遣使奉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一州图籍入朝,唐于敦煌设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兼河西十一州观察使。
862年 河西都僧统翟法荣主持开凿第85窟。
865年 莫高窟第1 56窟建成,本窟为张氏功德窟,内有《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壁画
905年 张承奉自立为白衣天子,建立西汉金山国。
920年 张承奉卒,西汉金山国亡。曹议金摄沙州政事。
924年 唐以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同年第98窟建成,本窟也称“大王窟”,是曹家的功德窟,内有曹议金家族供养像及与曹氏有姻亲关系的于阗国王像。
936年 曹议金卒,子元德嗣位。
945年 曹议金子元忠任归义军节度使。
1036年 党项元昊率军攻陷瓜、沙、肃三州,敦煌进入西夏时代。
1038年 西夏元昊称帝,国号大夏。
1227年 蒙古破沙州,敦煌为蒙古•元时代。
1348年 速来蛮西宁王于莫高窟立六字真言碑。
1900年 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1944年 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
1951年 敦煌艺术研究所改为敦煌文物研究所。
1961年 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同时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1987年 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