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羽先生在花鸟画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成就。他学习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的艺术精神, 但不亦步亦趋、墨守成规。齐白石先生有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陈大羽先生可谓 是一位善学者。他心中有古人,又有我在。他的作品有大的格局和气象,每一幅画的布局、 构图,都有不同与别人的奇思妙想和出神入化的手段,但又是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陈大 羽先生用笔遒劲有力、墨色酣畅淋漓,在用色上,敢于用浓墨配浓色,使作品画面气势宏大, 意境开阔,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这些形成了陈大羽先生花鸟画的独特风范。 综合陈大羽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的用笔用墨用色高度,可以说他是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 寿之后一位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大家。
此次展览,作为一个独立版块,集中展示陈大羽先生的山水作品,这或许为陈大羽先生艺 术展览的一个特例。 陈大羽先生与李可染先生有共同的山水写生的经历。1956 年,陈大羽与李可染及其学生黄 润华赴浙江、四川写生,1957 年,他又独自赴浙江写生,创作了不少山水画作品。 他们两人共同写生,相互切磋,不免相互影响。陈大羽先生的山水画面貌与李可染先生的 有几分相似,他们有一套对景写生的共同的方法,有相似的取景、构图、笔墨技巧等。 当然,细细体会,两人还是有所区别的,李可染先生更多借助于西方的造型技巧,而陈大 羽先生则倾向于传统的笔墨造型。
“画源书法,先学论书。笔力上纸,力透纸背,以此作画,必不肤浅。” ——1944 年黄宾虹与傅雷书 中国绘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需要对传统书法有深刻的理解和长期的练习。陈大羽先生 在对赵之谦、吴昌硕的研究中,从齐白石艺术的成就中,深刻体会到学习金石、碑文对领 会传统文化精神和提高书画创作能力的重要性。经过长期的钻研和磨练,他积累了书法、 篆刻的深厚功底。对《石鼓文》《散氏盘》《三公山碑》《张迁碑》等研究有独特的体会, 并融合了前人的经验,形成“骨力洞达、笔势流畅”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陈大羽的花鸟画创作气势磅礴、笔墨苍辣、设色浓丽的艺术特色源于他的书法成就。
(c)2012-2014 浙江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