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岳健艺术年表1924年 甲子 1岁 8月12日(农历甲子7月12日)子时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七里村。字镇中,号健者。别署九重、七里亭长、朝晖楼主等。父张子美,以办学教书为业。母付玉华。 1931年 辛末 8岁 入县立浦阳高等小学读书。受家庭影响,酷爱绘画和民间艺术,喜读《白社画集》等。 1937年 丁丑 14岁 考入浙江义乌上海君毅中学。 1940年 庚辰 17岁 初中毕业,入浙江义乌中国中学就读高中。 1941年 辛巳 18岁 校舍被侵华日机轰炸,学校停办。义乌、浦江沦陷,失学回家,帮助家里干牧牛等农活。每日坚持自温功课,临家藏《芥子园画谱》、木刻版《任渭长人物画传四种》等画册。 1944年 甲申 21岁 5月,父亲赴浙江云和教书,随之徒步逃离沦陷区,是年秋转入浙江省龙泉杭州树范中学(现杭州九中)续读高中。 1946年 丙戌 23岁 抗战胜利。高中毕业返回浦江,在浦阳镇中心小学任教。是年春,经同事吴世骥引见,携花鸟、人物画习作,向回乡探亲的国立艺专教授吴茀之先生求教。吴茀之观后甚喜,认为笔墨不俗,劝其报考杭州国立艺专。 1947年 丁亥 24岁 元旦,与浦江青年画社同仁黄英川、张世简、张桃四人的中国画作品展览在浦阳民教馆举行。 上半年,在浦江仙华乡中心小学任教。 7月,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受黄宾虹、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亲炙,学习写意花鸟、山水、书法、画史画论和诗文等。 1948年 戊子 25岁 是年作国画《三清图》,潘天寿欣赏,亲题诗堂。又作《梅兰图》,吴茀之题跋称:“岳健此作,梅得劲气,兰有风致,殆东坡所谓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丽也。” 1949年 己丑 26岁 新中国成立,国立艺专国画系与油画系合并为绘画系,学习人体素描和油画,很快适应掌握现实题材的人物画创作方法。多次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收集人物画的创作素材。 随彦涵到余杭义桥乡参加兴修水利劳动,搜集毕业人物画创作的素材。 1950年 庚寅 27岁 春节,与吴晚香女士结婚,潘天寿夫妇证婚。 3月,由岳父吴茀之联系,与同学林锴到黄宾虹先生寓舍求教。黄宾虹先生当场示范,观赏先生近作,亲炙教诲。 以传统双勾白描创作人物画,成果颇丰。1月28日,《生产发家》等五幅在《浙江日报》发表;4月28日,《懒汉阿兰》等十幅在《广州人民报》发表;5月4日,《做好土改的准备工作》、《做好春耕的准备工作》各四幅在《上海文汇报》发表。 毕业创作作品《筑堤》得彦涵先生好评,推荐在《浙江日报》、《人民日报》、《上海文汇报》上发表。 7月,从国立艺专毕业,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从事美术创作工作。 1951年 辛卯 28岁 5月25日,《为抗美援朝努力增产》等五幅人物画在《解放日报》发表。6月16日,《战胜自然灾害(防汛、除虫、防旱)》等三幅人物画在《解放日报》发表。7月21日,《做好优抚工作,加强抗美援朝》多幅人物画在《解放日报》发表。 1952年 壬辰 29岁 在上海,与关良、朱屺瞻、谢稚柳、陈佩秋诸先生交往,讨教绘画创作经验。常参观书画展览,去朵云轩观摩名家作品,搜求古籍善本、名家画集、印谱碑帖,视野大开。 1953年 癸巳 30岁 与陈复平合作创作连环画《一个近卫军士兵》(77页)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4年 甲午 31岁 在上海为潘天寿、吴茀之代订专用安徽宣纸,购置进口西洋红颜料、矿植物提炼的石绿、石青、赭石颜料以及秘制陈印泥等。 与老同学汪子豆共同搜集、研究整理中国传统线描画册《任渭长人物木刻画传四种》,由汪子豆执笔,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5年 乙末 32岁 10月,创作连环画《孟老头》(52页),由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6年 丙申 33岁 连环画《范进中举》24幅在《连环画报》总111期上发表,连环画界反响颇大,得到画界同行的肯定,范曾、林锴等给予较高评价。林锴评述称:“《范进中举》连环画,相当程度上吸取了《画传四种》的长处。人物表情突出而不造作,动作夸张而非漫画化。尤其是衣褶的处理,疏密相间,虚实有度。背景道具的安排,亦皆冼练,紧凑而精到,使得画富有节奏感。对故事内容的表达也充分而得体,并具相当的幽默感,最具有特色。” 10月,妻吴晚香在杭工作单位分得一套二居室新房,从此有了自己的画室。 1957年 丁酉 34岁 3月,连环画《铡赵王》(78页)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精装本。 1958年 戊戌 35岁 3月,连环画《一只鞋》(44页)由北京朝花出版社出版发行。 8月,连环画《她是老乡》(97页)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59年 己亥 36岁 总结在上海人民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十年来的收获,潜心研究传统白描技法,花鸟画又得岳父吴茀之先生指教,画艺日进。连环画创作的经历对其形成新海派绘画特色至关重要。 1960年 庚子 37岁 与刘旦宅同室从事美术创作与编审工作,常与同事程十发先生交流连环画创作经验,建立浓厚友谊。探讨将中国画笔墨章法融入连环画创作中,形成其创作特色。 夏,经谢稚柳、陈佩秋先生夫妇推荐,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 1961年 辛丑 38岁 创作国画作品《暗香疏影》、《莲塘清韵》、《荷塘清趣》、《石壕吏》等。 4月,赴北京故宫观看藏画展。去颐和园等地写生近一个月。期间,与老友林锴畅叙艺事,观其治印作画,交流创作经验。 10月,水墨设色连环画《中国古代寓言——杯弓蛇影》(20页)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62年 壬寅 39岁 创作国画《藕花无数满汀洲》、《年丰腊月喜读新书》等。 2月,水墨设色连环画《马神医选徒弟》(22页)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6月,水墨设色连环画《愚公移山》(11页)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7月,水墨设色连环画《中国古代寓言——失火谢客》(11页)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63年 癸卯 40岁 11月,连环画《在风雨中成长》(58页)由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64年 甲辰 41岁 春节,潘天寿夫妇偕吴茀之夫妇来访,见近作,潘天寿说:“作画要走极端,要么刚,要么柔,不刚不柔最不好。学我须懂我之悟,岳健后生算一位。” 1966年 丙午 43岁 3月14日,随岳父吴茀之往潘天寿寓所,祝贺潘天寿先生七十寿诞。 1969年 己酉 46岁 到上海奉贤县海滨“五·七”干校学习,参加围垦改良盐碱地劳动。 1970年 庚戌 47岁 按部队编制在“五·七”干校学习、生活、劳动。接受连队任务,主绘连环画《董存瑞》创作稿,再分排、班队员集体创作出版。 1971年 辛亥 48岁 7月,主绘集体创作连环画《集体主义英雄——邱少云》(119页),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9月初潜回杭州,避开造反派监视,为4日岳父吴茀之前往浙江省中医院探望慰问潘天寿先生先行探路。 1972年 壬子 49岁 4月,参加创作连环画《三国演义》,负责主绘《空城计》部分章节。带领创作组赴南京收集素材,中途接到连队通知暂停,各自归队待命。 9月13日,结束“五·七”干校学习、劳动,抽调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教育组工作。 1973年 癸丑 50岁 8月,绘制《动物配对游戏卡片》全套48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50岁生日,收到林锴自制竹根笔筒的礼物,上刻篆文“香极而清,大巧反朴,土木其形,贮以珠玉。”跋云:“思君不见君,仰望楚山碧。楚山何所有,截得竹筒一。和露持赠君,斜插生花笔。七二年为老友岳健制,锴时居洞庭之北。” 1974年 甲寅 51岁 8月,创作《李时珍》插图11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赴北京参加全国美展,由林锴陪同往刘继卣家观画,交流创作经验。 1975年 乙卯 52岁 7月,受单位委派与上海出版局组成10人小组,赴南京梅山钢铁基地体验生活,下矿井与工人们一起工作近一年,画了大量人物速写。并创作梅山基地山水册页数十幅,精选12幅装裱成册,陆俨少先生题《张岳健山水写生册》签。 11月,创作连环画《历史上的劳动妇女故事选——陈硕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2月,创作《东郭先生和狼》人物画插图6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76年 丙辰 53岁 2月,随南京梅山基地生活小组赴华东师大看大字报,参观金山石油化工总厂。 6月,与生活小组成员杨函、冯菊年、盛增祥一起赴安徽黄山写生。 7月,结束一年的基地生活,回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教育组。 1977年 丁巳 54岁 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教育组改组,成立上海教育出版社,负责连环画、插图的美术创作与编审工作。 3月,收到浙江美术学院方增先教授两次来信,商议双方工作对调,以解决各自夫妇分居事。 吴茀之先生由弟子朱颖人陪同来沪入住瑞鑫医院治疗胃病,期间常往医院探望、照料。4月,为吴茀之先生治印一方,用于出院前赠送医护人员书画的作品。4月27日,吴先生回杭,5月27日入住浙江中医院。接受吴先生交待,为之整理诗篇,请陆维钊先生审订。7月26日,吴先生病逝。 12月,回杭出席在浙江展览馆举行的“潘天寿绘画展览”,与老友林锴重逢。 是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梅兰竹菊》、《东郭先生和狼》等,《张岳健花鸟逸品》16开册页由陆抑非题签。 1978年 戊午 55岁 是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国画《花港即景》、《雨露滋润》、《仙卉发群英》、《莲塘过雨》等。 9月,赴湖南长沙望城县黄花塘雷锋家乡,参观雷锋纪念馆,走访雷锋学习过的学校,访问雷锋行踪,为创作雷锋故事收集素材。同时参观马王堆纪念馆、毛泽东故居韶山和长沙橘子洲头等地。 1979年 己末 56岁 3月1日,借调到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接替方增先教授岗位,教授人物画创作。 4月1日,办理调入浙江美术学院手续,同时从中国美协上海分会转会浙江分会。 9月,赴上海参观日本画展。 12月,创作《司马光打缸》水墨设色连环画(14页),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是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花鸟画《映日荷花》、《祝安之图》、人物画《南国风光》等。 1980年 庚申 57岁 3月,在浙江美术学院任教,主讲中国画系三年级意笔人物临摹课程。 4月,创作水墨设色连环画《马神医选徒弟》(22页)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7月,创作人物画《王冕画荷》。 8月,赴沪访朱屺瞻先生,请朱先生为吴茀之画展题签。 10月,创作连环画《牛郎织女》(118页),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撰写《壮物寓意,惟妙惟肖——喜读吴茀之先生螃蟹图》一文在《东海》1980年第10期发表。 11月,参观在浙江展览馆举行的“吴茀之书画展”,展出吴先生书画作品120幅,同时有关部门宣布为吴先生平反昭雪。 是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人物画《家乡在望》、花鸟画《柳鹭晨风》、《玉树珊瑚伴兰花》、《天外来客》、《竹鸡和鸣》、《鸟语珠光》等。 1981年 辛酉 58岁 11月,撰文《融会贯通,超脱灵变——吴茀之的绘画艺术》在《香港文汇报》发表。 是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幽鸟花间试晓风》、《暗香浮动月黄昏》、《听泉》、《八哥兰石》、《钟馗图》、《秋菊》等。 1982年 壬戌 59岁 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分科人物、山水、花鸟专业教学,任中国画花鸟专业基础和创作教师。 1月,参加浙江浦江藉画家作品展览,与方增先、张世简、柳村四人为浦江县塔山宾馆合作大画。 与朱颖人合撰《长教艺苑授清芳——怀念吴茀之先生》发表于《新美术》1982年第1期。 5月,去杭州富春江沿线采风写生,浏览鹳山、龙门镇、龙门山等,创作数十幅写生作品。 6月,与上海教育出版社旧同事沈枬、任伯言、姚延林四人到温州雁荡山写生,又同游天台山,在天台宾馆创作山水册页18幅。 11月,为家乡浦江七里公社文艺戏台作巨幅壁画《松鹤延年》,并为之撰联:“宝掌蔚奇观,敦义堂前容舞榭;仙华开美景,元霄亭址壅歌台。” 赴上海参观法国画展。 《湖南画报》第12期发表《南国风光》等8幅国画作品。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戏曲人物《薛刚》、《李慧娘》、《古城会》、《武打》;花鸟画《报春》、《葫芦鸭戏》、《芙蓉双鹭》、《宿月》、《鱼蟹乡情》、《高瞻》、《萱花小鸟》、《龙山花开》、《兰竹石寿》、《清芬》、《两个黄鹂鸣翠柳》;山水画《黄山清凉台》、《黄山纪游》、《黄山西海劲松图》等。 1983年 癸亥 60岁 作品《朱荷》入选在坦桑尼亚举办的“中国画展览”;《鸳鸯荷花》入选在加拿大举办的展览;《玉树珊瑚伴兰花》参加浙江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在美国密苏拉布蒙大拿大学视觉艺术画廊的巡展。 5月,与谷文达率学生陈向迅、寿觉生等赴黄山、九华山写生。 10月,赴无锡惠山、梅园、鼋头渚等景区,苏州邓尉、天平山、寒山寺等园林名胜写生,收集创作素材。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鹏翼冲霄》、《竹菊鹌鹑》、《满园芳》、《白梅翠竹》、《芳池鱼戏》等。 1984年 甲子 61岁 任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鸭鹅田头沐晚风》、《花果》、《黄柑白鹭》、《雨晴》、《古柏长春》、《山花竹鸡》等。 作品《鸭鹅田头沐晚风》获浙江美术参展作品优秀奖,入选在南京举办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作品《水仙红梅》、《白荷翠鸟》发表于《新美术》1984年第2期。 10月,“张岳健画展”在浙江美术学院陈列馆举行,展出书画作品200多幅。 1985年 乙丑 62岁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竹雀迎风》、《花荫雏鸭》、《春江水暖》、《苏三起解》、《牧歌晚唱》等。 撰文《书画随感录》一文及花鸟作品《幽鸟花间试晓风》等4幅发表于《新美术》1985年第3期。 作品《鸟语珠光》入选在浙江代表团赴日本展出。 1986年 丙寅 63岁 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 7月,《鸭鹅田头沐晚风》发表于《中国书画》第19期。 戏曲人物画《薛刚》入选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浙江人物画选》。花鸟画《水仙》、《黄柑白鹭》入选《浙江花鸟画选》。 9月,与舒传熹、马其宽等三位教师及沈伟慧翻译率浙江美术学院美国华西美术短训班学员16人去杭州花圃、临安西天目等地写生。 12月份,“张岳健画展”在金华市工人文化馆举行,展出作品60幅。 是年主要作品有《一池草色万蛙鸣》、《万顷湖天白鹭飞》等。 1987年 丁卯 64岁 任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4月,率浙江美术学院离休干部美术班学员15人、浙江省老年大学花鸟班学员20人到西泠桥、杭州花圃、花港公园实地写生花卉。 5月,应《西泠艺报》约,撰写《国画琐谈》在该报连载,每月一篇,共六期。 9月,作品《双鹭宿月》参加中日第三次水墨交流展。 由陆俨少、李震坚先生介绍,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0月,与严幼俊同赴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等地深入生活,搜集山水、花鸟素材,创作张家界山水长卷初稿二幅,武夷山九曲溪长卷一幅。 12月,作品《红梅苍鹰》、《竹雀》、《牡丹小鸡》、《菊花八哥》、《瓦瓶随意插新花》等五幅参加在浙江展览馆举办的浙江花鸟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展览。 是年主要作品有《竹林飞鸟》、《竹涧双栖》、《牡丹小鸡》、《武夷山揽胜山水长卷》等。 1988年 戊辰 65岁 2月,参加浙江省民盟“华夏书画学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常务理事,沙孟海任会长,王伯敏任副会长。 参加余杭超山梅林宾馆举行纪念吴昌硕逝世六十周年及吴昌硕纪念馆开馆活动。 4月,作品《枇杷》参加浙江美术学院成立六十周年校友作品展。 5月,向潘天寿基金会捐赠花鸟册页12幅。 6月,受浙江画院陆俨少院长之聘,任浙江画院特聘画师。 为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二年级学生讲授“花鸟画构图法和造型要诀”。 7月份,与浙江画院潘鸿海、张华胜、邢鸽平、冯运榆、吕迈、朱琦等同仁赴杭州富春江、七里泷、钓台、葫芦瀑等景区采风写生。 应浙江省二轻局之邀,与李震坚、吕国璋、丁茂鲁、黄镇中等赴普陀山、朱家尖采风写生。 8月份,为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景宜先生作花卉一幅,参加海峡两岸画展。 9月,被西泠书画院聘为画师。 10月份,应西泠印社约稿,完成《吴茀之》书稿,请吴战垒审阅。 作品《双鹭宿月》、《春江水暖鸭先知》参加浙江省台办、浙江省海外联谊会和浙江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浙、港、台中国书画展”。作品《祝安之图》、《柳鹭晨风》、《鸟语珠光》参加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主办赴安徽合肥画展。 应杭州群艺馆邀,为市属各文化馆(站)美术干部讲授“花鸟画的章法”、“花鸟画的造型法则”。 受聘任浙江山阴书画社名誉顾问。 11月份,作品《萱花小鸟》、《龙山花间》在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专栏发表。 作品《梅吐又横春一梢》、诗意画《三衢道中》、《宿建德江》、《陶者》、《所见》、《寻隐者不遇》等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 己巳 66岁 4月,吴茀之艺术研究会成立,任副会长,参加纪念吴茀之诞辰九十周年活动研讨会和研究会会员画展。 5月,曾宓陪同香港钱学文先生来访,交流讨论黄宾虹艺术。 应绍兴政协山阴书画社邀,与黄逸宾、王伯敏、包辰初、何水法赴绍兴参加苏、浙、皖三省政协书画联展开幕式,为山阴书画社作画一幅。 7月,随西泠书画院到军营慰问解放军,与陆抑非、闵学林合作六尺花鸟画横幅相赠。 9月,作品《双清图》应征参加全国老龄委、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赴日本展出。 应永康文联邀,与浙江画院张华胜、吕迈、张卫民、何水法、徐英槐、刘航、邢鸽平等赴五峰书画院旧址、方岩胡公殿等地参观。 10月,作品《双鹭宿月》参加浙江省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创作作品《八哥菊花》祝贺西泠书画院成立十周年。 11月,参加民盟浙江省委华夏书画会与日本天溪书道会联谊笔会,与钱大礼合作花鸟画祝贺。参加西泠书画院湖天一碧笔会,与刘江、柳村、王伯敏、吴山明、孔仲起、金鉴才合作花卉大画。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岁寒三友》、《幽谷春深》、《白莲翠鸟》、《秋艳》等。 1990年 庚午 67岁 1月,为富阳文化局作六尺横披《春江水暖》图。 应杭州市政协诗书画之友会邀,作《长春图》参加中国与日本歧阜市举办的联合画展。 4月,当选为民盟浙江美术学院支部委员。 创作花鸟画两幅祝贺诸乐三艺术研究会在安吉成立。 9月,西泠书画院研究部成立,被聘为研究员,与周沧米、柳村、吴山明、朱颖人合作横披大画一幅祝贺。 与王京盙、孙学礼、吕迈、黄明珠、金家骥赴山东曲阜参观访问,浏览孔庙、孔府、孔陵碑林、亚圣庙,上泰山,游济宁,作画数幅。 10月,参加浦江县政府举办纪念吴茀之、张书旂九十诞辰大会和研讨会,作画数幅。 受聘担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1990年—1992年花鸟专业基础与创作教学任务。 11月,为浙江美术学院史论系授课花鸟画,主讲示范花鸟章法造型法则。 捐赠潘天寿基金会12幅花鸟册页装裱成册,在香港“当代中国画家作品展”中展出,入选潘天寿基金会监制、香港半岛雅集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作品精选》。 编著《花鸟画教材》由浙江老年大学出版,供学校专用教材课本。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踏雪探梅》、《花边好鸟春风》、《幽兰图》等。 1991年 辛未 68岁 1月,作品《冷艳》入选香港汉荣书局出版的《中国当代书画选——大陆专辑》一书。 与刘江、吕国璋、丁茂鲁、黄镇中、朱妙根、朱长绶、陆秀竞、李文采等九人赴福建漳州,参加中国水仙花节,作画六幅祝贺。 与何水法、童中焘、包辰初、祝遂之、马其宽、徐家昌、王庆明、李子侯、张品操等赴广东肇庆市游鼎湖山、崇禧塔、七星岩、星湖、包公庙等,参观端砚老坑并写生。 3月,参加在江西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出的西泠书画院研究员作品展。 4月,参加海峡两岸城市美术研究交流会,与肖峰、陆抑非、王伯敏、朱恒、卢坤峰、叶尚青、张品操、徐家昌、马其宽、钱大礼等合作大幅花卉两幅,大陆与台湾各留存一幅。 5月,与张世简在西子宾馆相聚,畅叙艺术。 与王伯敏、诸涵、钱大礼合作八尺横披大画,赠民盟浙江省委,庆祝民盟成立五十周年。 7月,参加杭州市民政局举办的书画义卖赈灾活动,作画二幅捐赠。 作品《露凝香》参加在香港、新加坡、台湾举办的“中国名书画家作品展”,入选由华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出版的作品集。 10月,受聘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1月,加入西泠印社。 《张岳健画集》由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沙孟海题写书名。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贵寿无极》、《猫蝶图》等。 1992年 壬申 69岁 1月,编著《名家技法画谱——齐白石画虾画蟹》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3月,撰文《吴茀之传》、《吴茀之画理与画法》发表于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1992年第34期。 赴宁海参加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在研究会上作“潘天寿先生花鸟画构图艺术”讲座。 6月,完成应上海古籍出版社约古诗意图四十幅,历时半年。 7月,为《中国传统美德故事》一书创作插图十八幅。 8月,参加浙江省经协代表团赴西北考察,参观浏览炳灵寺石窟、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新疆天池、西安碑林、秦兵马俑、法门寺、华清池、大雁塔、小雁塔等,收集素材,创作作品十余幅。 9月,与陆秀竞、姜宝林、朱长绶、张谷旻、郎承文等赴山西游览五台山、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芦芽山、晋寺等地写生。 10月,新编《花鸟画教材》由浙江省老年大学正式出版发行。 12月,浦江电视台拍摄制作专题片《画家张岳健》,在浙江电视台播出。 作品《疏影横斜》入选浙江省美协年度花鸟画作品展。《兰幽香风远》参加西泠印社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在日本举办的画展。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长春图》、《独鸟呼群》、《疏影横斜》、《兰幽香风远》等。 1993年 癸酉 70岁 2月,参加浙江省文史馆与深圳、广州、海口、三亚文史馆之间交流活动。参观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陈家祠、佛山祖庙、石湾陶瓷美术厂、三亚黎族、苗族生活区、天涯海角、东山巅、李硕勋烈士墓、五公祠、苏公祠、海瑞墓等。 3月,为浦江县仙里村新修明代七三公之墓书写张若行撰的碑记。 4月,《吴茀之的国画特点及其人品》一文收入由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六十五年》一书。 赴上海参观罗丹雕塑艺术展,访刘旦宅,交流绘画心得,现场作画二幅。 5月,与朱颖人、吕国璋、胡汀等赴浙江安吉参加吴昌硕纪念馆笔会,作画数幅。 7月,参加杭州市政协组织赴富春江避暑休假观光。 8月,与王伯敏、严幼俊、李文采、倪龙江应济南民盟市委邀,赴济南观光。参加山东烟台书画院成立大会,被聘为艺术顾问,并作画数幅赠送。游览蓬莱阁、长岛博物馆、月亮湾、九丈崖。 9月,参加西泠书画院组织赴井冈山观光采风写生活动,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创作收集素材。 赴南昌参观八大山人博物馆,赠画二幅。 12月,出席浦江县政府在杭州举行的吴茀之纪念馆接受捐赠仪式。捐赠吴茀之作品十三幅及文献一批,吴茀之子女家属共捐赠八十幅吴茀之作品。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莲塘清趣》、《井冈山农家即景》、《风来花自舞》等。 1994年 甲戌 71岁 2月,浦江县“吴茀之纪念馆”建成开馆,受浦江县政府聘,任特聘馆长。 4月,与朱颖人合编《荣宝斋画谱(九十七)——吴茀之专辑》由北京荣宝斋出版发行。 9月,赴安吉参加吴昌硕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作《兰竹图》、合作六尺大画各一幅祝贺。 11月,参加浙江省文史馆组织赴重庆参观,与黄群、陈韬、蔡君、单眉月、夏子颐、叶一苇、王京盙等游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大足石刻、三峡,宜昌都江堰、武汉黄鹤楼、东湖楚城、梅岭等。 率“吴茀之纪念馆”马锋辉、吴杭、陈银海参观“潘天寿纪念馆”。 12月,与高冠华、蒋风白参加潘天寿国际研讨会暨潘天寿艺术研究会成立活动。 作品《长春图》入选由台湾中国画研究院、香港华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华夏国际艺术展”在台湾展出,并获银奖。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中天日丽》、《红梅一枝报春来》、《红蔷薇架碧芭蕉》、《秋荷倩影》、《神州春晓》等。 1995年 乙亥 72岁 2月,应邀将于美国旧金山中国画廊举办“张岳健画展”,创作新作十余幅。 3月,与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签定《吴茀之画集》出版合同。 赴浦江参加吴茀之基金会成立会议和吴茀之学术研讨会。 11月,应邀参加“中国浦江书画节暨浦江建县1800周年”活动。参加15家中国书画名家馆在浦江举办的首届联席会议。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碧水漾红霞》、《高瞻远瞩》、《露凝香》等。 1996年 丙子 73岁 2月,作品《秋荷倩影》参加浙江省花鸟画第三届展览,获荣誉奖。 3月,作品《神州春晓》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优秀奖。 4月,浙江省文史馆组织馆员访云南,与叶一苇、胡汀、蔡军、沈定庵、夏子颐、单眉月等赴昆明、西双版纳、大理等地访问,为圆通寺及淳法法师作书画十余幅。 8月,《美术报》组织画家赴大庆,朱国才领队,与朱颖人、周沧米、韩天雍等参加访问交流。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艳色逗春风》、《红梅双鸡》等。 1997年 丁丑 74岁 1月,应杭州电视台邀,拍摄花卉创作技法讲座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为期四个月。 撰文《吴茀之的画品和人品》,于《中国花鸟画》1997年第1期发表。 3月,编著《吴茀之传》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聘为浙江大学书画社顾问。 招董根友为入室弟子十周年拜师会在杭州清波宾馆举行。 应邀赴宁海参加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活动。 再赴北京参加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活动,并出席全国名人纪念馆馆藏作品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4月,应邀与郭仲选、夏子颐、陈韬、洪瑞参加昆山周庄国际旅游艺术节,作画祝贺。 10月,编著《中国花鸟画临本丛书——虾与蟹》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修订《花鸟画教材》,由浙江老大学重印发行。 11月,与夏子颐、黄镇中、张品操、蒋北耿、丁茂鲁相聚孤山西泠印社吴昌硕纪念室笔会,作画3幅。 12月,与钱大礼、陆秀竞、吕国璋、冯运榆、董文运、张谷旻、吴扬等参加杭州西泠书画院组织赴杭州古荡农村,作画慰问菜农。 应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邀,与朱颖人赴京,为国宾馆创作中国画十余幅。参观钓鱼台、景山、故宫、天安门、长城等。 编辑《吴茀之画集》,并撰前言,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浙江图书馆作《荷鹭图》。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壮志凌云》、《坚芳之质》、《逗春风》、《荷塘鸭子》、《幽兰修竹》、《荷鹭图》等。 1998年 戊寅 75岁 1月,参加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 《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报导为钓鱼台国宾馆作画消息。 2月,花鸟画作品八幅发表于《美术报》名家名作版,刘江撰文《雄强中有韵致,浑朴中见灵魂——观张岳健绘画》同时发表。 3月,作《牡丹兰花》赠绍兴周恩来纪念馆,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又作《红梅水仙》参加浙江博物馆举行的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览。 4月,参加中国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大会,与蒋风白、朱颖人、马其宽、徐家昌合作巨幅花卉祝贺。 撰文《在茀之先生门下》入选中国美术学院建校70周年国立艺专校友回忆录《烽火艺程》一书,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浙江文史馆建馆45周年作花鸟画2幅祝贺。 5月,应聘任香港美术学院荣誉教授。 6月,华夏书画学会换届,继任副会长。 8月,作《牡丹雄鸡图》参加西泠印社、画泠书画院举办的赈灾义卖活动。 9月,作画2幅参加浙江省文史馆组织的赈灾义卖笔会活动。 参加浙江省美协到留下硬骨头六连慰问长江抗洪救灾的战士,为战士作画数幅。 10月,编著《历代名家荷花技法》、《历代名家兰花技法》丛书。 赴浦江参加第二届浦江书画节活动。 12月,受聘任浙江省老干部美术家协会顾问。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高瞻雄鹰》、《江天晓色艳晴阳》、《耄耋富贵》、《山茶玉兰》、《茭草青青水满湖》、《嫣然满谷花》等。 1999年 己卯 76岁 4月,随浙江省文史馆采风小组赴洛阳参加牡丹花节活动,为国庆五十周年创作收集素材,并创作荷花一幅,又为浙江文史馆创作巨幅《国色天香图》。 6月,编著《名家技法画谱——吴昌硕画牡丹梅花》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与中国美术学院民盟支部和华夏书画学会同仁十人赴浙江平湖陆维钊书画院参观访问。 与吴山明、李子侯、叶尚青、高晔赴广东中山参加艺术节。 7月,赴富阳参加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圆合仪式和海峡两岸书画家雅集活动。 12月,参加金华吴茀之艺术中心建成开馆仪式。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国色天香》、《万紫千红总是春》、《竹报平安》、《白鹭红莲》、《清香醉白鹭》等。 2000年 庚辰 77岁 2月,在义乌双林画院举办个人画展。 3月,在金华吴茀之艺术中心举办“吴茀之弟子国画作品系列展”之“张岳健国画展”。 7月,在浙江第二医院眼科分院行白内障切除手术。 11月,为纪念吴茀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与朱颖人合作编著印行《中国画艺术家——吴茀之》、《吴茀之画中诗》(手稿本)。 12月《新世纪艺术家——张岳健中国画册》(分花鸟、山水、人物三册)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向浙江省博物馆无偿捐赠书画作品五十幅,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捐赠仪式暨展览。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扶起霜花扣竹根》、《芙蓉白鹭》、《春江水暖鸭先知》等。 2001年 辛巳 78岁 4月,与陆秀竞、韩祖耀等参加西泠书画院组织到萧山老年颐乐园,为之创作八尺横披花鸟一幅。 5月,参加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代表团赴湖南长沙参加全国文史馆书画联展,参观长沙博物馆、韶山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到张家界参加文史馆采风交流座谈会,合作国画一幅。 9月,与周炜、吴学彦、单眉月、沈定庵、安雪文等省文史馆馆员一行赴贵州省参观交流,参观遵义会议旧址、黄果树瀑布等,作《牡丹图》一幅交流。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有《五鹤呈瑞》、《红梅松鹤》、《美意延年》、《云外一声鸡》、《鹭立芦花秋水明》等。 2002年 壬午 79岁 3月,浙江电视台拍摄“中国画家张岳健”专题纪录片。 是年主要创作作品主要有《江南山村即景》、《莲塘嬉鸭》等。 2003年 癸末 80岁 1月,作《松鹤图》赠王伯敏先生,贺八十大寿。 3月28日,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0岁。4月1日,举行追悼会。 2004年 3月,《张岳健画范进中举》画册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在西湖美术馆举行“张岳健画展”,召开“张岳健艺术研讨会”。 4月,“张岳健作品”选刊于《中国花鸟画》2004年第2期。 2005年 7月,由张岳健编著《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吴茀之》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9月,由杭州六和文化会所举办张岳健作品展,展出作品50幅。 2013年 9月,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张岳健书画作品111件(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