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教育 > 活动回顾 > 详细信息

所见非见,似镜非镜——对谈中国视觉剧场

时间: 2020/10/21 14:30:00 至 2020/10/21 16:30:00
地点:一层多功能厅
费用: 免费
类型: 观众互动
人数: 80



《所见非见,似镜非镜——对谈中国视觉剧场》

时间:10月21日下午2点30分

地点:多功能厅

主办: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协办: 大屋顶文化、国大城市广场

承办:杭州演艺集团、杭州蜂巢戏剧文化有限公司、浙江大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20杭州国际戏剧节于10月11日正式启幕。本届戏剧节汇集六大板块,孟京辉新作乘势首发,引领12部特邀剧目强势来袭,“种子单元”全面展现戏剧“跨界”的能量,“云上戏剧节”直播企划与线上戏剧放映让戏剧24小时“不掉线”,“戏剧影像单元”融汇40余场线下活动,“亲子单元”以更年轻的姿态焕发活力,为期37天的戏剧狂欢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所见非见,似镜非镜——对谈中国视觉剧场》讲座作为杭州国际戏剧节的一部分,邀请到了张献、高子文、王音洁等业内优秀导演、教授,从《在薛定谔的盒子里等待》这部剧出发,探讨后戏剧剧场的空间强调的多种视觉和听觉的意象知觉带给观众的视听享受。

活动简介:

空间里的所见,如同复镜里的叠映,既存在又魔幻,非视像的诱惑将人物与环境割裂,以非理性的、失序的方式探讨人在空间之中被囚禁的命运,以及现代人强烈的疏离感、荒谬感,更直指世界已然荒瘠、了无新义的困境和窘况。

典型的后戏剧剧场的空间,强调的是多种视觉和听觉的意象知觉。正如导演赖声川所说,“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在剧场短暂的那一刹那中,演员和观众同时知道,他们彼此经历的共同经验是唯一的。”

对于剧场而言,演员的肢体与观众的互动,如同风动水流呈现着不同,以神秘的“唯一性”铭刻剧场的强大吸引。我们被非模仿不断提示,可以利用任何素材,创造任何架构,以不断燃放的想象灯火,照亮着黑暗空间的隧道,洞悉内心未完成的创造。

因而从我们踏进《在薛定谔的盒子里等待》那一刻起,只要我们相信眼前发生的故事,那么华丽或粗糙、疯狂或冷淡、不可思议或意料之中的场景,会带我们到无限可能的任何地方。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与其说我们坐在剧场捕捉暧昧不清的视觉成像,不如说,是世界与生命经由剧场,得以偶发成每一帧心灵的自觉镜像。

嘉宾简介:

张献
剧作家、剧场导演、社会编舞家、艺术行动者。作为后毛泽东时代中国最早的独立戏剧家,他长期立足民间社会,发起组织、主持多个民间艺术团体、泛剧场空间及艺术节,致力于改造生活的社会戏剧行动。2005年参与创建独立艺术家共识组织“组合嬲”,逐一推出从舞蹈剧场、身体剧场、装置表演,到言论行动剧场、概念剧场等创造性安那其社会表演代表作品,与其主要著作《隐修剧场》、《神话行动》和《怎样创造自己》一道,持续地影响着年青一代的抵抗文化。

高子文
南京大学副教授,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戏剧戏曲学硕士、博士。2011年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参加奥地利驻地艺术家项目。现任《戏剧与影视评论》执行主编。2019年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主要研究领域为先锋戏剧、戏剧批评。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江苏省社科项目多项,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出版有个人专著《文明的逆子们:美国现代戏剧的中国叙事》,译著《美国先锋戏剧:一种历史》。在《文艺研究》《台大中文学报》《戏剧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南京大学“中国银行”教师教学奖教金、“田汉戏剧奖”论文贰等奖。创作有舞台剧剧本《这里的白天和夜晚》《污染和净化》《故乡》等。

王音洁
外剧场工作室创立人,艺术史博士,策展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在哲学与当代剧场和影像的关系,表演理论,批评理论,女性主义和政治学等。她关于剧场性和当代影像创作研究的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和艺术评论杂志,著有《复象与镜像:当代剧场与影像创作的流动图景》。作为一个剧场导演,她创作过的作品有2013年杭州国际戏剧节开幕剧场作品《游园·今梦》,另有诗剧《罗曼·冯·恩琴》(2015)等。

张向阳
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林兆华国际邀请展宣传总监、乌镇戏剧节青年论坛导师、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展专家评委、北京老舍国际戏剧节专家评委、北京斋堂百戏戏剧节剧目总监。作为波中友协中方代表策划上海长宁公园肖邦雕像捐助仪式;为波兰文化中心在北京上海杭州组织策划电影戏剧文学系列展演讲座;为波兰密茨凯维奇亚洲文化中心策划塔德乌什·康铎北京剧协导演工作坊,及塔德乌什·康铎诞辰中央戏剧学院展览论坛。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文艺报、《艺术评论》等核心报刊发表戏剧评论30万字。出版评论专著 《剧场沙漏》(中国文联出版社)、《如果天空不能用来飞翔》(中国戏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