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积健为雄——纪念余任天诞辰110周年展览”媒体见面会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发布时间: 2018/4/26 作者: 吴剑锋 来源: 本站 点击率: “积健为雄——纪念余任天诞辰110周年展览”媒体见面会,于2018年4月26日下午2时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余任天艺术研究会顾问杨建新、余任天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山明、余任天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卢炘、余任天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沈岳、浙江美术馆主持工作副馆长应金飞等嘉宾,余任天家属代表以及媒体记者、书画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媒体见面会。活动由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主持。 杨建新致辞,他回忆在十年前余任天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他时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见证了余任天先生的子女将其170余件精品捐赠给浙江美术馆,其中包括了此次展出的书画、诗稿和印章作品。时隔十年感慨万分,他说余任天先生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一直秉承孜孜不倦探索的精神,终而成就了其集诗书画印之大成的艺术大家。
吴山明、卢炘、沈岳三位教授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畅谈了有关与余任天先生的交往往事,分析余任天艺术特色与成就。余任天是现代浙派书画的奠基者之一,他诗书画印四全,真正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是不能忽视的艺术大家。
余任天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卢炘讲话 余任天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沈岳讲话 浙江美术馆主持工作副馆长应金飞感谢余任天家属的捐赠。他表示浙江美术馆将采取不同的展览与研究方式,不断加强藏品的宣传、利用与推广,整理与挖掘艺术家、艺术品更为宝贵的价值,以良好的服务回馈捐赠者,回报社会的捐赠。他表示,将利用美术馆的影响与作用,加大展示、研究、征集力度,进一步深入对余任天艺术的弘扬推广。浙江美术馆也将不断努力,建立更具系统、更富特色的典藏体系,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
媒体见面会由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主持 艺术简介 余任天( 1908—1984 )是浙江近现代中国画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08年11月出生于诸暨浬浦镇,字天庐,室号归汉室、嘉砖砚斋等。11岁始习画、摹印,17岁能作诗填词。1924年负笈浙江美术专门学校及浙江艺术专门学校,后因家贫辍学返乡,任中小学教师。1945年后定居杭州,任职于省立西湖博物馆及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时与黄宾虹、张宗祥、潘天寿、吴茀之等先生相过从。20世纪50年代初自设“金石书画工作室”,深入浙东诸地写生,体悟自然,求索山水画的新意境,呼应时代精神,取得卓著的艺术成就。1984年3月病逝于杭州,时年77岁。生前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和浙江省国画创作研究室专业画家、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杭州市美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逸仙书画社社长等。 艺术特色 余任天一生坎坷,渊默深稳,不求闻达,潜心民族传统绘画的研讨发扬,殚精竭虑,穷年兀兀,精进不懈。他的山水画,初师王石谷、蓝瑛,后取法石涛,又受黄宾虹启发,重视写生,贴近现实,营造出笔墨生拙苍润、意境雄健深邃的个人风格;花鸟画意趣高逸、神旺气清、勃然生机;人物画则是他最早研习的画科,取法费晓楼、任伯年、陈洪绶等,格高意雅。书法五体兼擅,以草书成就最高。他的草书笔势浑圆,开张而沉着,得明祝允明狂草为多。篆刻取法汉印、砖铭等,尤能以隶意行楷入印,刀法猛利劲爽,干净利落,古意森森,异趣盎然。诗词吟咏追唐宋,承杜甫、李商隐、李贺一派,自抒性情、沉郁顿挫、清新自然,崇尚陶渊明恬淡清新的田园境界。都取得极高的成就,沙孟海曾赞誉曰“四绝压群伦”。 作品捐赠 2008年浙江美术馆开馆之前,余任天家属即向我馆捐赠余任天书画印和诗稿作品计176件,为答谢捐赠,纪念余任天诞辰110周年,从捐赠藏品中遴选余任天先生的作品近百件展出,包括绘画、书法、篆刻和诗稿,较为全面反映余任天先生全面的艺术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