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 扫码查看更多 莫朴最大规模个展启幕:3281件展品绘就的人生大书待您启阅 发布时间: 2025/8/13 作者: 来源: 本站 点击率: 2025年8月12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指导,浙江美术馆主办的“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盛大启幕,三大展厅、四个板块共计3281件(其中画作255件、书法2件、上海国难宣传团资料1821件)展品,在声景营造、幻灯播映、数字人生成等当代策展路径的同塑下,鲜活勾勒出莫朴一生逐光的生命痕迹。丰硕的文献资料和充沛的视觉图像在信息时代的加持下,向大众系统呈现出20世纪中国美术虽跌宕却辉煌的艺术馈赠,共塑文化力量触动人心的最佳现场。本展已入选“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开幕现场 浙江省委原副书记梁平波,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钱晓芳,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浙江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俞忠勤,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吕伟刚,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管慧勇,和艺术家朱维明、孙恒俊、邬继德、李以泰、张远帆、施慧、吴海燕、杨参军、孙景刚、杨桦林、辜居一、陆琦、张捷等,以及莫朴先生老战友老同事后代代表,莫朴先生家属代表等莅临现场,冯远、王公懿等发来开幕贺信。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致辞 应金飞表示,此展此时此地的启幕,不仅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也展开了一次“艺术为人民”的精神洗礼,“作为浙江省的重要文化地标,浙江美术馆近年来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地域优势,强调打开‘新视野',通过‘新技术'‘新形式',将典藏工作融入展览、研究、公教等赛道,多元解构主题性文化谱系的传承密码与当代价值,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换。”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致辞 许江认为,莫朴先生的一生,是一本大书,充满了磨难又充满了坚强,充满了激情又充满了悲情,“我们常说中国美术学院有两条重要的脉络,一条是林风眠先生的‘东西融合’,提出东方新艺术的使命;一条是潘天寿先生的‘传统出新’,要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伟大传统。我觉得还有第三条脉络,就是以莫朴先生为代表的这一代艺术家所坚守的现实主义道路,强调实在的生活,强调实在的精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致辞 “用革命理想照亮艺术方向,用艺术实践诠释时代精神,用教育事业传承文化薪火”,余旭红用三个排比句勾勒出他对莫朴老院长的整体性素描:“莫朴先生离开我们已有近30年,但他的精神始终照耀着中国美术的前行之路。当我们在展厅中看到莫朴先生的画作、手稿与教育文献时,仿佛能触摸到他精神世界的温度。那些泛黄的写生本上,既有对革命岁月的记录,也有对艺术技巧的推敲,更有对教育理念的思考——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莫朴先生完整的精神图谱。”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吕伟刚向捐赠者家属代表莫大风先生、莫娇女士颁发收藏证书 家属代表莫大林致答谢辞 莫朴长子莫大林代表家属致辞,他和弟弟莫大风决定,把父亲毕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他长期积累的大量文史资料捐献给浙江人民,“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了解一位学艺术的青年,从课堂走向社会、走进时代的艰辛历程。他是一位为人民而画的画家,所以他的一切都要交给人民。这也就是我们向父亲、向这位抗战的老战士、向这位时代的前行者最好的告慰和怀念。” 开幕式由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主持 莫朴(1915-1996),原名莫璞,祖籍南京。初于苏州美专、上海美专求学,“九一八”事变后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救亡活动,曾与沈逸千等组织我国美术界最早和最有影响的抗日救亡团体“上海国难宣传团”,后创“江文团”,1940年参加新四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作为创始人之一建立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1943年任教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华北联合大学等。1949年与刘开渠、江丰等奉调接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中西融合”“传统出新”两条学脉之外,携同道开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第三条学术脉络。1996年在杭州逝世,享年82岁。
2024年,莫朴家属莫大林、莫大风将莫朴自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各类绘画及各时期文献资料共计2036件(组)捐赠浙江美术馆,获202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莫朴诞辰110周年,这位集革命生涯和教育事业为一体的红色艺术家奉行“艺术为人民”的核心价值,以强烈的历史主动将个体生涯与历史进程相连、振兴理想和创作实践相融。伴随展览启幕,这批穿越风雨留存下来的精神财富和莫朴先生留给我们“朴直向阳”的精神品格,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展开了一次“艺术为人民”的精神洗礼,这份镌刻在浙江大地的精神密码,将成为激励我们奋进新时代的重要文化源泉。 |